账号注册 账号登录
企业用户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登录即创建广告门账号

扫描二维码登录

使用广告门APP在我的页面扫码登录

打开广告门APP-“我的”

进入我的页面-扫一扫

蕉下 中秋礼盒 汽车 教师节 黑悟空 中秋 TOPic 郑钦文 巴黎奥运会 黑神话:悟空 国庆
清除历史

宏盟媒体集团发布《现代人“痛点”图鉴》

发布时间:2024-07-17 08:37


大健康 洞察报告


疼痛无处不在。


当下大环境急剧变化,与不确定性对抗是主要的生活旋律。随着生活、工作节奏加快,我们或多或少地承受着各种压力和挑战。“痛”是我们在工作、健康、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所遭遇的难题,更是压力和挑战下的身心不适感。


随着大众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不断提升,消费者对于健康的定义正从解决身体不适拓展至精神和情绪层面的健康,消费者实现健康的方式也正更日常、更潮流、更科学。


COE@OMG发布《现代人“痛”点图鉴》,旨在通过针对性的疼痛研究,给品牌提供关于人们当下疼痛定义、疼痛场景、疼痛应对措施的洞察,以期更好地帮助痛感人群养身养心,医病医心。



01.

现代生活方式:

快乐,并痛着

现代生活固然因为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变得更便捷和舒适:吃饭点外卖,1分钟的短剧直击爽点,需要情绪出口就可以在社媒上化身momo。但不可忽视的是,现代人依旧在矛盾和困扰着:信息过载、社交隔阂、消费主义、模糊的工作生活边界、通勤压力、缺乏运动、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这些都在影响现代人的身心健康。


在追求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生活方式下,身体和心理在承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被一些负面的感觉所“攻击”,而疼痛是伴随“痛点”产生的诸多症状中亚健康、躯体性的表现之一。脆皮现代人喊痛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 报复性熬夜,头痛;血液里流淌着冰美式,牙痛;特种兵旅行,脚痛;经历断崖式分手,心碎;免疫力低病毒感染,刀片嗓……



来自Mintel 2024年1月的研究数据表明,对比2023年,经济压力(60%)、自身/家人健康(56%)以及工作量(53%)是导致消费者情绪问题的三大“痛点”,而伴随这些“痛点”而来的,除了注意力和掌控感的消失(如:注意力难以集中、健忘、自信心降低),还有入睡困难、疲倦、胃口不适、头痛、性欲减少、胸闷/气短、其他身体部位疼痛等亚健康、躯体性症状。

*来源: Mintel 《情绪健康管理》2024



@枕头:脆皮打工人:痛饮半杯冰美式 一路抬进急诊室。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吨吨吨了半杯冰美式,五分钟后就感觉好痛,忍了一小时还是打120了。



02.

疼痛是一种感觉,

但也是健康和心理问题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也是一种多维度的体验和反应。它可以体现在「感觉 - 辨别维度」——这是疼痛的直接感觉部分,包括疼痛的强度、位置、持续时间和性质(比如刺痛、灼烧感等)。除了生理性、病理性的原因,疼痛也可以体现在 「情感 - 动机维度」——比如焦虑、恐惧、悲伤或者愤怒。


讲述妇产科故事的英剧《疼痛难免》豆瓣评分高达9.4


通过对近半年社交媒体上提及“痛感”的人群进行观察,约有44%是孕产妇,24%是正在病中/治疗中或刚结束治疗的患者,17%是年轻人与白领群体,9%是学生群体,6%是运动爱好者。 


进一步对社交媒体上近半年的高互动帖子进行观察,我们发现网友更为关注生理性疼痛,疼痛发生的时刻主要为各类疾病或受伤时、不良生活方式或特别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变化后、年龄增长。另有一部分网友会关注心理性疼痛,尤其是在生活节奏变化、情绪变化、高压场景下的“疼痛”感受。



>> 疼痛是健康问题


《中国疼痛医学发展报告》显示,中国有超过3亿人正在遭受慢性疼痛,且正以每年1000-2000万的速度增长,疼痛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第三大健康问题。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对疼痛的观念也正从“一种感觉”逐渐转化为“一种病症”。疼痛被视为身体不舒服的警告,人们将部分疼痛的原因与身体亚健康状态、不健康的生活作息关联。


许多医院目前也已设立了疼痛科,专门处理各类急慢性疼痛问题,提供综合性的疼痛管理和治疗服务。


B站up主“大物是也”讨论疼痛科的视频获得64.6万播放量和2600余条弹幕


>> 疼痛是生理与心理的共同作用


心理状态同样能够触发疼痛感情绪波动、心理压力,甚至长期的精神负担,都可能在无形中引发或加剧疼痛体验。比如前文提及“痛感”的人群画像中,学生群体的“痛感”就大多集中在心理层面,较大的学习压力使他们疲于应对,并产生躯体不适;年轻人与白领群体也有类似状况,工作、生活、家庭压力会引发痛感。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胃镜做了,是非萎缩性胃炎,医生劝我带他看看心理科,说他可能是焦虑症,压力太大导致的。


此外,有一些疼痛因为私密性而无法宣之于口。例如前阵子登上热搜的#妇科检查之痛要怪鸭嘴钳吗#就是一例,许多女性表示对妇科检查有心理阴影,不仅因为检查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还有挥之不去的尴尬和羞耻。此外,医生态度恶劣、妇产问题不被重视等社会因素也加剧了女性对妇科检查的抵触、恐惧情绪,并放大“疼痛”感受。



03.

面对疼痛,

人们如何面对?


>> “忍一忍就过去了”

国外一项关于疼痛与文化的研究发现,在强调坚忍克制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疼痛问题更容易被轻视,甚至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而在中国文化中,自古以来就有诸多关于坚强品格塑造、不轻易流露痛苦的忍耐的传统,比如“男儿有泪不轻弹”、“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等等。这样的观念和冷处理的不光体现在面对心理疼痛时,同样也反映在生理性疼痛上,有统计数据显示,即便是长持续周期的慢性疼痛,中国患者的就诊率不足60%。

@嘟嘟噜:昨天痛哭了,队友还说你就不能坚强些嘛?我妈说你打起精神来,就是每天焉嗒嗒的才痛。唉,真痛得生不如死了,感觉死了还轻松些。


长期以来,人们对疼痛的认知不足,很多疼痛既无法被精准描述,也无法被彻底治愈。很多人容易将疼痛感觉的消退视作身体康复的直接信号,而忍痛的过程可以帮助人们判断自己身体情况的变化。比如:

@刚吃了麻辣烫:如果是自己不疼了,我就知道应该是我体内的病好了。吃止痛药我就不知道到底是病好了还是只是单纯的不疼了。


另一方面,“是药三分毒”的传统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面对生理性疼痛时的应对措施。一项研究发现,大部分有疼痛症状的病人,会自己购买止痛药,等到无法忍受才会选择就医,但是只有5%的患者能做到正确规律用药。另根据中康CMH发布的五大常见痛症专题的《2022年中国消费者健康洞察报告》,69.9%的肌肉骨骼关节疼痛患者在初次发作时选择忍耐(使用外用药物),当疼痛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时,才考虑使用口服药(56.6%)。


人们担心口服药品(尤其西药)的副作用希望通过更加温和的替代品安全地缓解当下的疼痛,或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预防潜在的疼痛。比如在小红书上,疼痛相关的高互动帖子中提及的缓解方式或措施有“体态改善动作/训练”、“穴位/经络按摩”、“喝热水/电解质水”、“气血调理”、“养生茶饮”、“暖宝宝/热敷”等。


《玫瑰的故事》中关于无痛分娩的剧情引发热议,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


>> 从忍耐到到减痛:人们接受并正常化止痛药


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人们从传统的忍耐和接受疼痛,转变为积极寻求无痛或减少痛感的方式方法,并期待能找到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日常活动受限的长期解决方案,而口服止痛药是越来越多遭受折磨的消费者的选择。


官方媒体、专业医疗健康博主等在社交媒体上科普疾病和相关的应对措施、科普药品的知识和用药常识,纠正对于止痛药在传统认知上的误区(如安全性、成瘾性),进行疼痛认知和管理教育。最近半年微博热搜上也频繁出现与疼痛相关的健康提示,比如:#腰痛也可能是癌症信号#、#年轻人撕裂般胸痛千万别忍#、#为什么胸口会刺痛几秒#等。


@央视新闻等官方媒体账号以及医疗健康领域博主对于疾病应对措施、止痛药的科普


在经历多种流行病后,大众整体健康意识加速提高,更愿意主动搜索和了解健康相关的信息。在2023年,86%的年轻人在选择治疗日常小病时会更加重视和依赖网络上的健康信息,这一比例相较2019年增加了8%。人们正在互联网上积极寻找可以缓解痛感的方法,同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想要了解疼痛背后的原因。

*阿里健康研究院&中康科技《2022线上用药趋势白皮书》,GWI


抖音、小红书上与疼痛相关的高频搜索


此外,年轻一代对于传统 “忍耐吃苦” 的苦难教育提出了质疑,他们更加关注自己身心的真实感受,更愿直面自己的真实需求,能用一颗止疼药解决的事,绝不会硬抗,只吃有意义的苦,忍有意义的痛。比如:

@米的精神角落_:两颗下去,难受的感觉消退很多但……明明是两颗药就能缓解的事,为什么非要平白无故让自己吃下那些不该吃的苦。我好像说的也不只是牙疼的事了,而是生活中一切有关痛苦的事“忍一忍就会过去的,忍一忍就会好起来”可是不会呀!回想那段“忍耐痛苦”的工作,最后选择离职[…]忍耐只是无尽的内耗,从来都不是消减痛苦的良方,“对症下药”才是!更多的苦只会流向愿意吃苦的人。“愿意吃药“的我,总算学会了自救。 


>> 不只是吃药,也需要情绪“解药”


除了需要解决身体上的不适,我们观察到人们同样渴望得到心理层面的理解和支持。例如,在2022年年底爆火,后又持续流行于年轻人中的 “电子止痛药”,比如Chiikawa、loopy、演员沈月的vlog等,就是依靠网络载体传递情绪价值,让人们可以借助表情包释放情绪,通过影剧综音治疗精神内耗,平复身心疼痛。


“无痛”一词今年上半年在社交媒体上的声量同比上涨39%。消费者对于“无痛”的追求不只是身体感知上免除或减小痛感,比如在相关发帖中获得高互动的生理性无痛需求有“无痛胃肠镜”、“无痛分娩”、“无痛耳夹”、“无痛搓澡”、“无痛热超”等,也是对精神减负,让心理无压,比如在相关发帖中获得高互动的无痛场景有“开学”、“减脂”、“逆袭”、“学英语”、“自律”、“变美”、“打工”、“记账”、“早起” 等。


疼痛体验也不仅被认为是个人问题,更是亲密关系里(尤其是家人、朋友)的问题。丁香医生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3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现在大众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管理的需求都更加积极了。在阿里健康研究院&中康科技《2022线上用药趋势白皮书》的调研中,有34.6%的健康知识和医药信息的获取渠道来自亲友。在疼痛问题上,亲友除了是用药信息来源,也是重要的情感支柱。来自家人、朋友的理解、支持和陪伴让人获得面对疼痛的勇气和积极心态。

@王喜悦:难以想象,我们一家四口在这半个月经历了三次乙流。只有老范,依然坚挺着照顾我们仨????。说实话,每天睡前祈祷今晚不会被疼痛缠身,但每每总是事与愿违的失落,挺让人崩溃的,疼到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焦虑和无助,我一度想落泪。好在这几年,慢慢学会了欣然接受一切突发状况,更加庆幸无论发生什么总有家人在身边。



04.

建议 & 结语


疼痛不仅是生理上的不适,更是心理和社会压力的体现。随着大众健康意识提升、价值观念变化、专业健康信息渠道的多样化,人们也正在寻求更加科学专业、安全、有情绪价值的疼痛解决方式。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身心的双重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品牌除了提供针对性的镇痛治疗,更可在沟通中理解、共情、支持、陪伴,给予消费者全面的身心关怀



感谢您的阅读!

本报告仅围绕相关数据进行调研分析,如遇紧急情况请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媒体联络

marketing@omnicommediagroup.com

宏盟媒体集团(OMG)是宏盟集团(OMC)旗下的媒体服务子公司,后者是全球领先的营销和企业传播公司。宏盟集团通过其品牌网络及下属的众多专业公司在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为超过五千家客户商提供广告、战略媒体规划及购买、数字与互动营销、直销/促销、公关及其它专业传播服务。宏盟媒体集团由数家专业媒体机构整合而成,其中包括全球最大并最具创新能力的媒体传播专家——浩腾媒体(OMD),凭借在客户服务领域的开创性和创新性而获得广泛认可的领先媒体服务机构——品迪(PHD),以及以数据作为源动力的品牌战略专家——宏思广告咨询(Hearts & Science)。郭美伶(Claudine Kwek)女士担任宏盟媒体集团(中国)负责人。

注:本文系广告门企业用户授权在广告门平台发表,内容仅作为该用户观点,不代表广告门立场和观点。
关闭

意见反馈

反馈意见:

联系方式(选填):